余震谷在开幕式现场。
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(宋宇晟) 13日,“梦月——余震谷101团扇绘画展览”在北京开幕。开幕式结束后,艺术家余震谷接受了中新网采访。本次展出的作品从主题到形式都更为贴近中国的传统艺术。余震谷告诉记者,自己是跟随着时代,回归到“永恒的主题”中去。
余震谷,生于中国上海,80年代中期赴美学习。自1993年起,余震谷在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大学工作,任该校绘画系教授。2000年,他在美国创办 “东西画廊”,旨在促进中西文化和艺术的交流。
本次展览展出了余震谷绘制的101件团扇作品。这些作品以中国传统风景与自然山水为题材,结合抽象的表现手法,呈现出一种充满虚幻的自然之境。
为什么是团扇?
在一般人看来,当代的艺术家很少有人会将团扇当作自己创作的载体。但余震谷认为,运用这种看来有些特别的载体创作,正是想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。
余震谷说:“团扇本身是比较传统的,也比较小巧,它能够靠近(观者)。” 他告诉记者,一些体积比较大的作品要讲整个效果,不可能靠近观者;而像团扇这样小的作品就要看细节,更适合拿在手中把玩。
“当你手里拿着这把扇子的时候,其实又有点类似拿着一面镜子,就好像对镜自照。”他觉得,这样可以营造出一种作品与观者“对话”的状态。
同时,团扇本身的圆形又近似满月的形态,所以在展览的主题中,取了一个“月”字。
曾尝试把画从画框里面解放出来
以团扇为创作载体,创作的主题又是中国传统意象。然而1998年余震谷在中国举办的展览却和今天的团扇截然不同。那一年,他的“像外”装置艺术品在北京展出。
回忆起那次展览,余震谷说,当时的作品以装置艺术的形态出现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。“那是1998年回到中国以后的第一次展览。相对而言,当时中国的艺术对国际上一些新的思潮不是完全抵触,而是有点盲目地跟从。对于这样一种倾向,(我就考虑)怎么能够做中国人自己的东西,表现自己想表达的东西?所以我选择了装置艺术这个形式。因为装置艺术本身起源于西方,现代艺术当时在中国还是比较缺乏的,所以办了这个展览。”
其实在比这更早的时候,余震谷就已经开始尝试创作了装置艺术作品。“原来艺术家画画的话,作品就放在镜框里。1994年,我就开始尝试把画从画框里面解放出来。(画作)不局限在二度空间中,要放到第三度空间,像雕塑一样;要到第四度空间,和整个画廊的环境结合起来;甚至要到第五度空间,跟光线都要有关系。发展到现在,其实已经证明了这是当代艺术的一个趋势。”
在1998年的展览中,还有一个小插曲:当时有一件作品被“偷掉”了。余震谷称,自己当时倒没有生气,反而觉得是个“好事”。“我想,这说明人家喜欢啊,那拿走就拿走吧,我还蛮开心的。”
回归传统
而今天的展览中,从主题到形式都更贴近中国的传统艺术。在余震谷看来,自己是跟随着时代,回归到“永恒的主题”中去。
他自认,“我出身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,又到西方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浸染”。这让余震谷清楚地看到,如何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当中做一个定位。“西方艺术当然有很强大的地方,但是它也有自己片面的东西。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,像雕塑这样的三度空间艺术,在古代,希腊是No.1。但是别忘了,在世界的另一头,二度空间的绘画,中国人肯定也是No.1。这应该是艺术史中能够相提并论的两座高峰。”
他告诉记者,在这次展出的作品中,他回到了“人与自然”这个永恒的主题中。余震谷说,这次的创作主题和时代的关注点是相吻合的。“我们原来贫穷的时候,想的是如何能使生活比较富裕,我们发明了很多东西。但是,现在社会发展了,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是环境恶化。当然我也没这么伟大的胸襟去考虑这些问题,我就考虑到人跟自然的关系。”
余震谷通过团扇中自然景色的风晴雨雪、春夏秋冬,传达出自己喜怒哀乐,同时也传引出了“人与自然”这一主题。他说,当观者拿起一把团扇的时候,就是一种对话,是“人与自然”的一种对话。
在他看来,团扇中的画作既非写实,也非虚无缥缈的抽象。“有人可能觉得我画的是中国传统的花花草草,但其实这不是传统的花花草草,有我个人的东西在里面。形式是传统的,但内容是新的。其中的画作是我的臆造,是我在思想中的想象和比喻,既是自然的,也是梦想的。”
参与评论